时间:2022-11-07 20:55:08 | 浏览:1451
国美股价又跌了。
6月24日,国美单日跌幅达11%,干进了跌停板,报收1.06港元。
7月2日,更进一步,股价跌破1元大关,来到了0.99港元。
在黄光裕出狱前,国美股价一直很低迷,常年在1港元~1.2港元打转。
今年1月下旬,传出黄光裕即将出狱,国美股价开始小幅攀升,站稳了1.3港元;
2月中旬,黄光裕正式露面,股价大幅攀升至2.3港元,涨幅达43%。
黄光裕也趁着这股热度,把“国美”APP的名称改为“真快乐”,发力电商的意图相当明显。
5月亲笔信中,宣称要打响“真低价”之战,听上去很有拼多多的味道。
然而股价打了黄总的脸,从2.3港元到0.99港元,跌幅已达56%,黄光裕的“快乐”仅仅维持了5个月。
帅真财经在1月份时,预言黄光裕的复出救不了如今的国美。离开零售市场10多年的黄光裕已经看不懂现在的新零售了。
5月黄光裕在给全员的亲笔信中宣称,“真快乐”即将打响“真低价”之战。墨迹未干,520的一场活动,就把“真快乐”推上了黑猫投诉的“顶流”。
事情起因是“真快乐”为了拉新,在520活动期间推出了一张“满2600减520”的优惠券,特意强调是“新人专属”。
给新人大额优惠券是平台拉新的常见手段,随着互联网红利见底,电商拉新成本越来越高。
2012年时,拉一个新用户要花20元,2021年,拉一个新用户要花200-300元。
这就是为什么拼多多宁愿发300元现金给用户的道理,拉新成本已经这么高,不如直接给用户钱,显得拼多多大方。
“真快乐”给用户大额优惠券走的是常见拉新手段,用户拿到“满2600减520”的券肯定会去消费,这样GMV(销售额)也留在的“真快乐”,一举两得。
大批新用户涌入“真快乐”后,拿着神券买iPhone 12。
毕竟iPhone12是硬通货,非常保值,128G的iPhone12仅需5279元,即使自己用不着,转手卖掉还能赚钱。
在某电商平台一位做3C运营的员工向帅真财经透露,iPhone在各大电商平台是“引流商品”,日常价已接近进货价,“卖iPhone没那么赚钱,差不多一台赚200块,‘真快乐’卖5279肯定是亏的。”
大量“羊毛党”闻风而动,抢购iPhone12。谁知道,他们的快乐只持续了3天,钱付了后,一直不见发货信息。
购买者联系平台讨要说法,平台置之不理,有的干脆关闭了订单,或者叫购买者走退款流程。到手的便宜飞了,随即引发大规模客诉。
据帅真财经分析,国美这波操作有以下两种可能:
第一种,作为家电起家的平台,国美发“满2600减520”神券的初衷是引导用户去买家电类产品。
家电价格高,毛利高,抛去520元的优惠,尚可维持在微利状态。
以一台美的售价在3000元左右的空调为例,毛利有800元,减去520,还剩280元。
哪知道,用户不按规则“出牌”,全跑去买毛利只有两三百的iPhone去了,国美纯亏,当然反水。
第二种,国美诚心补贴iPhone 12,但遭到了苹果官方的压力,要求停止活动。
苹果官方向来以强势闻名,如果平台不听话,苹果官方会用断货惩罚。
2020年双十一时,恰逢iPhone12上新,京东、阿里、苏宁等均想降价销售,打价格战为网站引流。
结果遭到苹果官方反对,不准低于指导价售卖,所有平台取消了补贴。
国美这次可能遇到了相同的问题,苹果官方反对低价销售,国美只能服从,取消订单。
无论两种猜测哪种情况成立,背后都说明一个问题:国美没钱了。
补贴用户的钱需要国美自己拿,买iPhone12的人太多,超出了国美承受能力,只能赖账。
就算第二种情况,国美愿意拿钱出来补,但它也不敢得罪苹果官方,冒着被断货的风险继续补。
敢违背苹果官方补贴的是拼多多。
拼多多的“百亿补贴”是真拿钱补iPhone,拼多多不怕苹果断货,因为苹果压根不和拼多多合作,拼多多上的iPhone都是从其他代理商手上买来的,再做补贴。
拼多多才叫财大气粗。
“真快乐”抢茅台活动同样在黑猫遭到了大量投诉。
有用户称:“每天晚上八点抢茅台,一到八点抢购页面准时断网,无法登录,严重怀疑1499的茅台是不是被国美自己人抢了。”
1499的飞天茅台作为硬通货,在各大电商平台遭到哄抢,每次上架,场场秒空。
据帅真财经推算,天猫平台1499茅台年供货量大约在200万瓶左右,京东有100万瓶,苏宁易购有40万瓶左右,国美配额应该不到20万。
天猫、京东、苏宁抢茅台活动已有两年,从来没听过抢购时发生页面崩溃的事情,真快乐抢购页面则经常崩溃。
之所以发生崩溃,不是像网友猜测是国美故意为之,而是技术团队优化不行,导致短时间内涌入的抢购人数太多,直接挤崩了服务器,跟12306崩溃是一个道理。
问题是,12306崩溃是因为2亿多用户抢票,真快乐崩溃仅是一场报名人数20万的抢茅台活动。真快乐的技术团队有多弱,不言而喻。
黄光裕称,他将亲自挂帅,把“真快乐”打造成一个社交购物平台。
黄总管营销、供应链、财务或许没问题,但遇上技术问题立刻抓瞎,放着问题不处理,说明国美依旧是一家传统型零售企业,转型之路遥遥无期。
黄光裕的人格魅力毋庸置疑,他出狱后国美股价应声大涨,是市场对他个人能力的认可。但十年的牢狱生活,让他错过了太多风口。
天猫、京东地位不可撼动,苏宁规模有限,但转型已近十年,在电商市场上仍有一席之地。黄光裕此时要向线上打,显然是步死棋。
互联网有“赢家通吃”的规则。电商市场上,只有“老大”天猫、淘宝实现了稳定盈利,“老二”京东时亏时赚,“老三”拼多多从未盈利过,长期靠赔钱维持市场规模。
京东、拼多多气喘吁吁,才跻身第一集团。要钱没钱、要技术没技术的真快乐,凭什么能成功?
黄光裕认为国美有两条路可走:一是国美这几年的电器销售额有所下降,但市场依旧有话语权;
二是国美要把零售拓展到全品类,同时可以借助线下赋能。
“国美全品类的目标是力争18个月内,SKU数量突破50万。”
黄光裕不知道的是,当年苏宁也是这么想的。苏宁从2014年就明确提出要从家电零售转型成全品类零售,并要借助线下优势给线上赋能。
结果,苏宁探索了7年,大把烧钱,把自己从盈利搞成了亏损。
一位苏宁离职高管透露:“全品类零售的难度大大超出了我们的预计。快消、家居、母婴、农产品......每一种大类的商品供应链管理模式是不一样的,不能全部用家电零售的思维来管理。”
黄光裕实际上已经看不懂新零售。在他逻辑中,线下企业必须向线上转型才有前途,几乎所有传统零售企业都这么想,但有哪家传统零售企业转型成功了?找不到案例。
反而线上企业向线下发展得非常顺利。天猫的盒马鲜生,开遍了一二线城市,得到了消费者普遍认可。
资本向天猫、京东、拼多多流动,国美股价却跌回了原形,只剩下0.99港元,黄光裕的“真快乐”没有得到资本市场的认可。
今年2月18日国美高管会上,黄光裕表示:“要在18个月内,恢复国美原有市场地位。”承诺已快半年,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且无法核实版权归属,不为商业用途,如有侵犯,敬请作者与我们联系。
作者:江左佑安
苹果公司2022财年第三财季业绩显示,公司净营收为82959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81434亿美元相比增长2%;iPhone14的即将发布,产业链相关公司均表示乐观。华泰证券认为,苹果对下一季度的指引或能增强市场对产业链今年三季度的增长信心,建议持续关注iPhone14销量情况,新机第一波的销售情况和口碑可能会决定四季度苹果产业链公司的订单是否饱满。
A股规模最大银行ETF(512800)翻红,现涨048%,截至10:57,成交额达157亿元。上交所数据显示,银行ETF(512800)最新融资余额达1174亿元,持续维持上市以来高位。截至8月16日,已有张家港行、常熟银行、江阴银行、南京银行4家A股上市银行披露2022年半年报。
公司专注于工业自动化和能源电力两大领域,向用户提供最有价值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依托于电力电子、自动控制、信息技术,业务覆盖工业自动化、新能源汽车、网络能源及轨道交通。同时,还经营火电、太阳能、潮汐、生物质、地热等其他发电项目;
近日又有关于华为Mate50的新爆料发布,根据爆料显示,此次华为Mate50将首发京东方的全新柔性屏,该屏幕采用LTPO技术,可以将刷新率做到1-120Hz动态调整,而该技术也和iPhone14Pro的ProMotion的1Hz刷新率和息屏显示相媲美。
每年关于新iPhone的传闻,除了配置的悬念外,还会经常听到关于京东方的消息,每年都会有消息称京东方将供货苹果,可年年不见京东方屏幕出现在iPhone上,iPhone12/13标准版均为LG、三星供货,Pro版几乎清一色三星屏。
4月8日消息,日经亚洲报道,京东方表示计划今年将OLED面板的交付量提升70%,产量将从2021年的6000万个提升到今年的1亿个。iPhone14预计将继续采用60Hz刷新率的OLED面板,京东方仍会是屏幕供应商之一。
---------------------------------去年,iPhone12系列未发布之前,苹果供应链相关人士称,京东方成为苹果供应链厂商,将为iPhone12系列提供OLED面板。5月12日,韩媒再次报道称,京东方其实是无缘为iPhone13系列提供LTPOOLED面板,但依旧会提供普通的柔性OLED面板,被应用于iPhone13/mini两个版本中。
9月16日消息,据韩媒TheElec报道,苹果已经向京东方提供了有条件批准,后者有望为iPhone13生产OLED面板。苹果这几年,一直有意扶持京东方,以此来牵制另外两家屏幕供应商,即韩企三星显示和LGDisplay,以此来压低他们的供货价格。
事实上,京东方在2017年就成为了苹果的供应商,只是早期仅为iPad、MacBook、AppleWatch供应屏幕,而iPhone上的OLED屏一直由三星、LG供应。有意思的是,伴随着京东方好消息传来的同时,韩媒也开始来“黑”了,韩国媒体《TheElec》报道指称,到目前京东方的的OLED屏出货量已经连续四个月暴跌。
按照Omdia的说法,在3季度推出的iPhone14系列上,京东方与三星、LGD,依然是苹果OLED屏的三大供应商。且按照Omdia的说法,今年,京东方供屏占比翻番,达到到15%,然后LGD占比25%,三星依旧最多,达到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