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12 22:53:56 | 浏览:2990
作者:嘉林
长达一年之久的五粮液打假案,翻车了。
早在去年,四川省宜宾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下文简称五粮液公司)对青海互助天佑德青稞酒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简称天佑德青稞酒公司)提出“八大作坊”商标无效宣告申请。
近日,经过国家知识产权局评审,裁定五粮液公司上述请求无效,因此裁定天佑德青稞酒公司“八大作坊”商标合规、有效。
作为“打假战士”,五粮液这些年来起诉过“七粮液”、“九粮液”,甚至起诉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评审委员会,打假进行的好不热闹。
但在自身业务方面,伴随着高端白酒竞争的白热化,五粮液“行业一哥”的地位早已被茅台取代,身后泸州老窖、山西汾酒、国窖等多个品牌虎视眈眈。
面对此种境况,五粮液还有兴致“打假”吗?
01
被反超的“老二”
茅台和五粮液,一个是酱香型白酒,一个是浓香型白酒,在1980年代之前,它俩还算不上严格意义的竞争对手,那时候的行业第一,是汾酒。
到了1994年,五粮液一举反超汾酒,成为白酒行业的老大,自此稳坐头把交椅十几年。
一直到2008年,茅台出厂价首次超过五粮液,历史又一次上演,只不过这次主角变成了茅台。
2021年,五粮液实现营收662.09亿元,同比增长15.51%;实现净利润233.77亿元,同比增长17.15%;实现扣非净利233.28亿元,同比增长16.67%。
乍一看稳中向好,实际上,从去年三四季度开始,五粮液的增长就陷入了乏力。具体来看,2021年第三季度和四季度,五粮液收入分别为129.69亿元和164.88亿元,同比增长10.61%和11.19%,增速仅好于疫情影响的2020年二季度,创下2017年以来的低位。
更糟糕的是,这一颓势延续到了今年。今年一季度,五粮液实现营收275.48亿元,同比增长13.25%;实现归母净利108.23亿元,同比增长16.08。
同期,茅台和泸州老窖的营收增速、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18.25%、23.58%和26.15%、32.72%%。五粮液这一成绩相比起茅台、泸州老窖等对手,可以说是相去甚远。
再将时间线拉长,在过去的2019-2021年,五粮液与茅台的营收差额分别为353亿元、376亿元、399亿元,差距逐渐在扩大,也意味着五粮液即便稳居第二,但想超越茅台,也已变得愈发艰难。
02
如何被反超?
早在2000年,五粮液集团还仅有五粮液和尖庄两个品牌,一个主打高端,一个负责低端。
随着白酒行业新玩家不断涌现,五粮液推出了超前的“酒海战术”,以OEM代工模式,根据各地消费者口味、习惯和经济条件的不同,针对性地开发了系列品牌——金六福、浏阳河、五粮春、五粮醇等,最多的时候,五粮液旗下的子品牌多达上千个。
事实上,这些子品牌和五粮液之间并没有复杂的资产关系,只是单纯的借用名号,仅此而已。
五粮液厂派人负责生产和品牌输出,合作方负责包装盒推广,很快五粮液便赚了个盆满钵满,更是凭借数量优势杀出白酒包围圈,成为了白酒老大哥。
但很快,五粮液的“大哥梦”就被现实击碎了。
遍地开花的子品牌虽然提升了五粮液的营收,但也拉低了其利润率,更重要的是,这些子品牌相互竞争、相互制衡,不断拉低五粮液高端白酒的品牌形象,对其自身冲击中高端市场形成了相当大的阻碍,这也是五粮液普五屡次试图提价但均告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茅台则“见不贤而内自省”,迅速开始自查瘦身、清除冗余子品牌,在一年之内将原来的214个品牌、2389款产品缩减至59个品牌、406款产品,砍掉了七成以上的品牌。而同期内,五粮液只梳理、清退了44家经销商。
另一方面,前期的高盈利阶段给五粮液带来了丰厚的现金流,机会导向下,五粮液利用富余的现金流不断进行多元化投资。
2004-2012年期间,五粮液在日化,高分子材料,集成电路,柴油机,医药等领域均进行了尝试。这期间,五粮液的产品包括酒精,塑料制品,玻璃瓶,印刷,化工(塑料制品),纸板箱,防伪和防震材料,蒸汽等各种类型。
可以说,凡是新兴热潮行业,必然会出现五粮液的身影。这不仅让外界认为五粮液是一个“机会主义者”,更是得不偿失,导致后期经营活动现金净额明显不足,以致于2012年政策突变之时明显抵抗不住行业压力。
资料显示,2013年五粮液21家长期股权投资公司的现金股利总额为47.48亿元,投资金额却高达173.5亿元,相比之下主营业务以外其他投资项目的收入占比不足1%,不难看出这部分外部收入所占的份额非常小,甚至可以说是微乎其微。
也正是如此,五粮液的经营成本不断增加。
2013年,茅台营收首次超过五粮液,自此一骑绝尘,将五粮液远远甩在了身后。
03
前狼后虎,再迎艰难时刻
当下,在产品层面,飞天茅台不论是价格还是市场,都处于头部地位,无人能出其右。
反观五粮液,虽然在市值、市场规模等方面都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却远远不能高枕无忧。
近年来,五粮液身后的泸州老窖等一众白酒企业都在布局千元价格带。今年1月份茅台推出指导价1188元的“茅台1935”,一度成为网红引发抢购,五粮液身上的压力更是明显增加。
一位终端商表示,在四川省内多个区域市场,国窖1573在势头上其实都并没有劣于普五,而这种现象在全国其他的区域市场也并不少见。
伴随着白酒市场逐渐转向存量市场,五粮液本就不多的市场份额不断被蚕食。五粮液急需新故事。
早在2003年,五粮液曾公开表示,汽车产业是中国经济的最后一块大蛋糕,现在如果不进入,以后就很难进去了。
在携手新晨动力、观致汽车先后失败后,2018年五粮液终于成功牵手凯翼,斥资约25亿元成为凯翼汽车最大股东。
但据相关数据,凯翼品牌2019年前11月的销量仅为1.48万辆,与其年初6.17万辆的目标相距甚远。如今在市场上更是没有一点水花,淹没在了热闹的新能源造车浪潮之中。
对于五粮液来说,虽然也在努力向前奔跑,但茅台的影子,显然已经越来越模糊。
10月8日,国庆节后的首个开盘日,包括贵州茅台在内的白酒股出现了集体下跌,这是什么情况?10月10日,有市场传言称,即将在机关体系内实施“禁酒令”,然而根据相关媒体联系多家酒企的反馈,均表示未收到相关消息。部分白酒业内人士表示,有听到“禁酒
从1951年茅台酒厂建厂开始,茅台酒的销售价格是根据国家物价政策而定的,并报请有关主管部门批准下达执行。在具体的价格上分为出厂价、调拨价、批发价、零售价(产地)4种。在作价上,根据按质论价的原则,茅台酒要略高于其他名酒。但是在1988年之前
10月18日消息,A股早盘,白酒板块全线重挫。海南椰岛大跌逾9%,舍得酒业、水井坊、驾贡酒跌超8%,五粮液、酒鬼酒跌逾7%,山西汾酒、泸州老窖跌逾5%,贵州茅台、洋河股份跌超5%。据AI财经社测算,贵州茅台市值单日损失超1300亿元,五粮液
【“国酒茅台”改名“贵州茅台” 两个字的变化意味着什么?】从6月30日开始,“国酒茅台”正式改名叫“贵州茅台”,告别了曾经使用多年的“国酒”宣传语。6月29日上午,茅台微信公众号名称由“国酒茅台”悄然更名为“贵州茅台”。而打开茅台酒股份有限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文静 重庆报道是时候揭开i茅台的秘密了。家住重庆的姚先生发现,在i茅台o2o平台上预约购酒,供货方既有贵州茅台在重庆的自营店,又有茅台酒专卖店。比如4月27日,重庆市南滨路贵州茅台专卖店就提供了53度500毫升茅台19
酒讯子煜/文100ml小飞天已从专属平台i茅台流入了终端市场。近日,酒讯走访北京多家茅台专营店和烟酒超市发现,消费者每晚定闹钟抢购的售价399元/瓶的100ml小飞天在线下市场货量充足,等待挑选,只是价格在550-560元/瓶。此外,线上销
(宜宾市)早先五粮液并不叫五粮液,因为是用五种粮食混杂酿造成的,所以称作“杂粮酒”。对这个名称,不仅喝酒的人说起摇头,酿酒的师傅、老板更伤脑筋,都在想给这美酒起个好名。不少人也给起过不少名称,可都总觉得不如意。一天,有人给酿酒老板出了个主意
文茅先生导读:200元左右的白酒也算是老百姓日常消费的主力了,一般家庭平常喝几十块钱一斤的酒,来个客人啥的可能档次就要提升到200左右的酒了,或者送亲戚,200多的就还是主流,就我喝酒的经验给大家推荐下。浓香酒:泸州老窖特曲,五粮春,金六
澎湃新闻记者 王启帆5月28日,证监会就郎酒股份IPO提出反馈意见,其中一条要求保荐机构广发证券核查并披露: (1)公司酱香型产品与贵州仁怀地区白酒企业尤其是茅台、国台的竞争关系,优势以及前景;(2)公司浓香型产品与四川本地白酒企业尤其是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