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茅台酒从来就是在“高压”下生存和发展前段又是一次硬核怼茅台酒,接着“酒是用来喝的,不是用来炒”的前浪,说你是官场腐败硬通货,引起舆论关注。本文不讨论这个提法对不对,单说酒本身,茅台酒确实好喝,白酒里的头筹,没有谁能比得过。再反观茅台酒的成功...
前段又是一次硬核怼茅台酒,接着“酒是用来喝的,不是用来炒”的前浪,说你是官场腐败硬通货,引起舆论关注。本文不讨论这个提法对不对,单说酒本身,茅台酒确实好喝,白酒里的头筹,没有谁能比得过。再反观茅台酒的成功之路,更是不可模仿,一路走来太难了。正因如此,这次的舆论高压,对茅台酒而言,不会形成实质性的影响,反而会促使市场越来活跃,价格上涨速度更快。因为这类的高压不是第一次,也不是末次,茅台酒已经经历很多了。甚至可以说,茅台酒就是在各种压力下不断走向成熟的。
随手列举几个现象,看茅台酒为什么能一骑绝尘获得成功,成就目前辉煌,主要说三点:
第一点:都是一个起跑线,唯有茅台能领先。
把起跑线定在1949年,同等就位的按名次排列,第一名是红星二锅头,第二名是汾酒,茅台酒勉强排第三。这是当时条件所决定的,三个酒都是被选定为第一届政协大会用酒。红星二锅头提前做了准备,由政府出面组建酒厂,配备资源,粮食那么紧缺,都是叶帅亲批调拨的。汾酒要长途运输,派了军用卡车和一个连的武装,才押运回北京500斤。茅台当时还没解放,总理安排从其他地方调剂。于是,大会用酒的三个之中,红星二锅头占尽天时地利人和,随时能保障供应。
那时候的市场评价,茅台酒就是蓝波湾,好喝,价格也最贵。1954年有个实例,尤太忠司令有次去北京,见到老战友李先念,找他要酒喝。李先念当时是财政部长,尤司令就开玩笑,让财神爷给顿茅台喝。当天在机关食堂请了便饭,上来一瓶尤司令爱喝要喝的茅台酒。没想到李先念有事中途走了,没有结账,搞得尤司令自己掏了3块酒钱,心疼的不得了,还为此戒了酒。要知道那时候的酒,再好也要不到一块钱。
这是第一起跑线。市场放开该是第二次起跑线。1980年代粮食市场放开,白酒市场跟着放开,所以生产企业都在一个起跑线。相当量级的五粮液、汾酒、茅台、剑南春等,各使绝招,很快汾酒跑到第一,产量领先10年。接着五粮液超越当了老大,最后才是茅台。看白酒市场70多年的竞争,国家给全行业的平等条件,真个是百花齐放,百舸争流,你先我后,公平竞争。
第二点:工匠精神数茅台。
我们前几年才提倡工匠精神,其实茅台酒从来就是典范,只是人们没去注意,只看他翱翔九天了。当初的汾酒因为假酒事件而落羽沉沙,接任老大五粮液搞了多元化,唯有茅台,一心只做一件事。
这里不得不提季克良,学校毕业就到了茅台,从技术员做起,到技术总监,董事长,为茅台的发展奉献一辈子。就是他老先生,提出并坚持了茅台的发展纲领,就做一款酒。结果把飞天牌子做到极致,优异的品质,无人能够超越。就这样凭着一款酒,在眼花缭乱的白酒市场,居然打下了天下,稳坐老大位置。体现的是毛主席的战略思想:人家没的我有,人家有的我多,人家多的我精。所以无往而不胜,被社会奉为产业经典,
尤其是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各种致命的诱惑,没有酒企可以抵挡。仅仅一个极端暴利的酒精酒产品,就几乎沦陷了全行业,覆盖了整个市场几十年。唯有茅台酒不为所动,坚持传统生产。可以这么概算,理论上,酒精酒的生产周期为一天,茅台酒的是5年,还不说其中多少道工艺的折腾。仅按生产周期,酒精酒都转了1825圈,也就是说赚了1825轮的钱了,茅台酒才周转一轮。假如一轮赚一块钱,酒精酒赚了1825块钱了,茅台酒才赚一块钱。
这个理财道理,说明了茅台酒的坚持是多么的不容易,几乎是不可能的。可是茅台做到了,所以有了今天的辉煌,这才是中华民族的工匠精神。
第三点:运营模式创新,引领行业发展。
当前全行业的运营模式,是当年茅台酒憋出来的。那还是计划经济向市场过渡阶段,原有的国营销售渠道也改向市场,自谋出路不包销。茅台美酒卖不出去了,逼得酒厂自己想法卖酒。这是1992年的事,当时的董事长带队远征市场,挨家游说,因此建立了全新的“渠道”销售模式。
这个模式用大白话说,做酒的不卖酒,卖酒的不做酒,做酒的要听卖酒的。所以,市场话语权就实际掌握在渠道商手里,产品利益也大部分归他们。茅台酒成本98元,出厂价969元,终端零售价3000元。
不过茅台酒并没当好领头羊,或者说行业没学到茅台好的,比如坚持传统工艺,酿造真正美酒。全行业没学这个,倒把跟风涨价学去了,还想着法子涨价。几块、十几块成本的酒,一步步拉到几十几百几千块。
先有“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说法,后有针对茅台酒的这个说法,没毛病。其实这不是什么新鲜事物,我们的历史上就不断出现过,也就是说,这种现象本来是我们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举几个实例:
第一个:“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唐玄宗独宠杨贵妃,以至于杨玉环兄妹均得高位,进爵封王,一门杨氏极其荣耀富贵。白居易有了这样的感慨,天下的父母都要为此选择性生孩子了。生了女孩会得到满门祝贺,生了儿子就高兴不起来。
第二个:洛阳纸贵。还是白居易引发的事,他诗词写得太美了,满京城的人争相抄写,搞得一时的价格上去。就像现在的猪肉,不管是人为的操纵货源,还是资本控制着市场,反正是一个劲的涨价。本来苏东坡笔下的“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已经卖到牛羊肉价了,继续在涨,还都去买了吃。
第三个:绍兴黄酒。绍兴黄酒在宋朝就是贵族饮品,到了清朝发展到极致,很像现在的茅台酒。清朝的经济也很发达,尤其是白酒行业,可以用“顶峰”来形容。结果被袁世凯拿去参加国际巴拿马世博会,斩获好几个大奖。
清朝的酒品市场相当成熟,主流饮品为黄酒和烧酒。其中的黄酒有产地之分,绍兴黄酒为第一,也是很贵,一般人喝不起。当时的情况和如今很像,绍兴黄酒等同于茅台酒,官员和富人才喝得起,喝绍兴黄酒彰显尊贵身份。
商品的需求和供应决定着价格,物以稀为贵。所以,紧缺物资被炒作,被囤积,再正常不过。尤其是在其具有保值增值性时,炒作能赚钱,傻瓜也知道怎么干。
不管怎么说,茅台酒已经具备了货币的属性,构成了社会体系的一部分,荣辱与共,不可分割。所以有了相当稳定的生存空间,分量和价格只会越来越贵,在社会体系相对稳定条件下,不可能出现下跌现象。